小家拆迁,党员之“家”不散 |
www.hzjgnews.com.cn 2009年05月21日 10:43:19 星期四 |
“小家拆迁了,党员的组织生活到哪里过?”随着“城市东扩”、“决战东部”战略的实施,江干区大量党员过渡在外,居住分散,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三难”问题——人员组织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 据统计,目前全区在外过渡党员共917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4.6%左右。怎样才能充分保证和调动这些在外过渡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江干区委组织部的回答很坚定:“小家虽然拆了,但党员之‘家’不散!”为此,该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三乘三”在外过渡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即坚持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实施“管理聚人、活动育人、服务感人”三项措施。 “全区在外过渡党员信息库”是确保在外过渡党员“迁而不散”的第一个法宝。针对在外过渡党员跨区域、分布广、流动快的特点,江干区按照“一人一表”的方法,建立全区在外过渡党员信息库,实现区里有信息库、镇(街道)有管理台账、村(社区)有服务卡,使党支部对在外过渡党员的情况做到“流向清楚,联系方式清楚,平时表现清楚”,初步解决了人员组织难的问题。 完成摸清底细的基础工作后,接下去就是如何将分散各地的党员集中起来开展活动。“党员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展什么。”分层制定的菜单式的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应运而生。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召开村情(社情)通报会、农居房建设进程信息发布……不同类型党支部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党员,都能在菜单上选择自己想参加的组织活动。同时,江干区还以拆迁村(社区)党组织为单位,针对在外过渡党员,专门建立了“五大服务”网络体系,重点提供免费搬家、特殊安置、代寻过渡房、就业指导、水电扩容等民生方面服务,有效解决了活动开展难的问题。 专项化、人本化的管理,确保党员在外“迁而不独”,并有力地助推了征迁工作。征迁快不快,关键有人带。据统计,在各个征迁小组中第一户签约的80%以上是党员。东站枢纽彭埠社区征迁丈量工作启动第一天就完成了45户丈量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党员干部拆迁户。彭埠镇红五月社区老党员方宝根还主动陪同动迁人员一起做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劝服了12名亲戚前来签约。特别是被王国平书记誉为“江干速度”的钱江新城核心区二期定海区块征迁工作,被征迁党员带头签约、带头拆房、认亲帮拆,先锋模范作用功不可没。 可以说,实施过渡党员“三乘三”教育管理模式后,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党建要求,已经成为该区被征迁党员的自觉行动。 |
作者: 编辑:杨帆 |